一条路连起两个国带动一片繁荣——写在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之际
日期:2025-07-27
据了解,4月13日,随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成功开行◆■★■,中老铁路首次实现单日客货运量双破“万”目标(发送人数超人1万人、货运发送量超过1万吨)★★◆■。
随着客运站点和车次逐渐增多,老挝境内乘坐火车到万象、万荣、琅勃拉邦等旅游城市观光的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截至4月14日■◆■■★◆,中老铁路磨万段累计开行旅客列车3049列,发送旅客222万人次,今年以来开行旅客列车834列★◆★■,发送旅客77.8万人次,客车平均上座率97.85%◆★,最高日3月4日达到10197人。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共同发起的■■◆◆■★“中老铁路对沿线居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问卷调查,1000份问卷结果显示超过六成沿线居民表示节约了通勤时间★■■◆■★。
已经多次乘坐过中老铁路旅客列车的老挝导游金阳告诉记者◆◆■,以前坐大巴车从磨丁到万象◆■■■,需要1天时间■◆■■◆★,还要在琅勃拉邦住一晚,再经过8小时才能到达万象。“现在中老铁路开通了,很方便,坐火车只需要3个小时就能到了。■★”金阳说,“很多老挝当地人都喜欢坐火车,舒适,快捷还可以看风景。”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万象市民,他们为记者描述了他们眼中的中老铁路■◆。◆■★■★“中老铁路修到哪里哪里就会发展。”;■★◆“我很喜欢中国文化■◆■★★,中老铁路开通了我打算去上海。”;“中老铁路列车非常干净◆★■★、舒适、便捷★★◆◆★,我现在从万象到琅勃拉邦都首选坐火车。◆■■■”
除了交通的便利,老挝民众的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以前,村民们靠天吃饭★◆■■■,农闲时节也无事可做★◆◆,现在老中铁路开通了■■◆■◆,大家都来车站周边摆路边摊◆◆★■◆,补贴家用■◆◆★。家里有空房的村民◆★,还开起了小饭馆、小旅馆,收入更稳定了。■◆★◆■”东蓬禾村副村长维显告诉记者,随着万象火车站的日益热闹,村里也不断有“大老板”来考察投资,“感谢中国,老中铁路带给我们真实可见的收益■◆”。
此外,根据铁路运输管理实际需要■◆■◆,积极秉承惠民生理念,加大当地员工聘用力度◆◆■,着力帮助解决民众就业难题。据不完全统计,中老铁路在货物装卸、物流、安保、保洁等方面,累计招聘使用当地员工3500多人★★■■★◆,并带动了物流◆■◆■★、城市交通、商贸、旅游等行业发展,间接增加就业岗位10万余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最大程度采购本地物资,聘用当地员工,老挝人民获得了11万人次就业机会和近2000公里公路◆■、水渠■■★★★★,得到老挝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赞誉。
4月17日上午,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师生来到万象站,体验乘坐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列车■◆。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摄
■■★“相信有了中老铁路◆◆★★,老挝旅游业会得到更好发展。”琅勃拉邦省新闻文化旅游厅厅长苏达潘说,“其实,不仅中国人想乘火车到老挝来旅游,老挝人也希望乘坐火车去中国旅游。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得更加努力学习中文了。”
万象南站是磨万段的主要货运站,位于老挝万象市靠近老挝与泰国边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物流转运配送区位优势,成为中老泰等国进入万象的货物中转“旱码头”■★◆■■。中国网发 唐佳蕾/摄
中老铁路的成功运营◆◆★★★,有效改变了老挝作为内陆国交通闭塞的不利局面,转身变成了东南半岛的重要枢纽。老挝乌多姆赛省农林厅副厅长蓬巴色•本雅沙瓦表示,中老铁路为乌多姆赛的商品进出口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当地百姓热衷于种植出口作物,而本地及外国企业家也热衷于兴办农业产业园,提高农产品种植效率◆■■◆★■。
琅勃拉邦省新闻文化旅游厅厅长苏达潘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老两国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推动了投资■■、物流★★、旅游、交通四个方面的发展。
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
老挝通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总监胡胜利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老铁路带给老挝的不仅是交通上的便利◆■◆★★,还有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让老挝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举例说:“2021年以前木薯干片价格是700元人民币一吨◆■◆◆,而到了2021年年底★◆★◆★,中老铁路开通后木薯干片价格涨到了1200元人民币一吨,翻了近一倍。”
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suanesavanh vignaket指出,中老高速铁路连接中国和老挝◆■■◆★■,是两国之间出行便利化的重要优势之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开通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两国旅游的选择◆■。
中老铁路开通后,还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构建起一条便捷国际物流通道◆◆★★■◆,尤其是今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国际物流需求日益旺盛◆★◆◆■◆。目前★■★■◆★,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联运从开通初期日均2列增加到目前的日均12列,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运货种类由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2000多种。
开通一年多来◆■◆◆■,中老铁路质量状态持续良好★■,气势恢宏的琅勃拉邦大桥★◆★■◆★,现代化的磨丁和万象车站,高速平稳运行的“澜沧号◆■◆■★”动车组,都已经成为老挝对外展示的重要名片。
老挝南塔省省长坎莱表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以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推动了老挝物流和客流发展,加快了沿线产业布局和开发步伐◆◆■★★,为老挝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动力。
◆★“第一次坐火车◆★■■,好快啊★■◆★★◆。以后我要好好学中文,争取早点去北京。◆■★◆” 农冰村小学的学生英提达看着车窗外的风景说■◆◆■,能在老挝新年假期坐火车去琅勃拉邦旅游,感到非常激动★◆。
而在中老铁路上,这样亦师亦友的“中老师徒组合”还有很多■◆,作为老挝第一代火车司机的老挝青年刘银能★◆■■,家住老挝波乔省会晒市■■。曾留学中国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工作,学习动车驾驶■■。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首发车D888次司机刘银能和邬俊鸿。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摄
“今年老挝的木薯种苗是◆■★★★■‘一苗难求’■■◆,还有大米、玉米、薏仁米等农作物价格都是倍涨。老挝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所以◆■■■■,中老铁路是让老挝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胡胜利说◆★■◆。
引进外来人才是“输血◆◆■■”,培养当地人才是“造血”。为培养当地铁路人才,中老铁路开通后◆★★◆,老中铁路公司免费开设培训班★■,从中国国内邀请铁路专家传授机车驾驶★★■■■、车辆检修■◆◆、调度等知识,先后举办4期培训班,累计培训老挝籍学员1000余名。其中700余名老挝籍员工已参与到中老铁路运营及维保工作中,成为老挝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目前,老中铁路公司老挝籍员工占比已接近60%■◆■◆。
“美丽的占芭花绽放着光芒,旖旎的湄公河荡漾着希望◆■,现代的巨龙翻越澜沧,一列又一列联通四面八方……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一条友谊丝路通到我家乡;让我们一路同行,情深意长……”这首由老挝歌手坤坎.西提雍和纳岛.通班迪演唱的歌曲《一路同行》在老挝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许多老挝网友在乘坐了中老铁路后纷纷表示★◆■★◆,★★◆◆★“老中友谊让老中铁路得以成为现实”■◆“中国是真朋友,老中铁路是幸福路”★★◆“老中铁路拉近了我们和中国的距离”。
作为中老两国共同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中老铁路是民心工程、友谊工程,还是示范工程。在铁路运营过程中★★■,国铁集团坚持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持续加大老挝籍员工培训力度,积极解决当地民众就业问题,不断增强老挝人民对中老铁路的认同感。
双HXD3CA牵引货物列车驶过蓝天下的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中国网发 罗春晓/摄
实践充分证明,中老铁路是一条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老挝俗语说◆■■◆◆■:“有路,就有发展机会★■”◆★■。中老铁路通车后,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中老两国人民距离更近◆■★■,民心相通。这条钢铁巨龙承载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希望和梦想■◆★★◆,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中老两国人民同饮一江水,中老铁路也将中国铁路技术留在了老挝。老挝小伙凯发是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的一员,而他的师傅是来自中国的琅勃拉邦综合维修工区的工长李东骏★★■★■。说起师傅,凯发眼中满是敬佩。★★■■◆★“我师傅专业技术太牛了★■★■★★!”凯发说◆◆■◆,■★◆★◆■“我以前虽有中国留学经历◆■★,但没有接触过铁路维修,很多专业知识都不懂★■◆◆■◆,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我师傅就一遍一遍地给我演示★★■,分析问题■■◆★★,传授技巧◆★★,毫无保留地把全部技术教给我。”今年10月,凯发以出色的业务能力当选为琅勃拉邦综合维修工区老挝学员的工长。他说:“我很感谢我的师傅◆■,要是没有他日常的严格要求,我不会学得那么快”。
老挝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帕坎西近日表示,老中铁路将运输成本降低了20%至40%。就货运而言,老中铁路运输成本为0.5元每吨公里◆◆,比公路运输成本更低;20到24小时的行驶用时也低于公路货运的45小时。
据统计,2023年1月1日至4月13日,中老铁路老挝段累计开行货物列车1130列,同比增长122%★■◆■,货物发送量突破118万吨。其中由老挝发往中国的货物108万吨★◆◆★◆,同比增长376%★★★■,黄金大通道的运输潜能持续释放。
4月13日,昆明南站,旅客登上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首发车D887次◆★◆★。(中国网发 昆明局集团供图)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昆明至万象南间每日开行跨境货物列车,万象至磨丁、昆明至磨憨间开行点对点动车组旅客列车,从此开辟了老挝铁路运输新纪元。
会说5国语言的陈继烈是一名老挝导游★■,对于老挝旅游业发展的前景他充满信心。陈继烈告诉记者◆★◆★★,以前来老挝旅游的中国游客并不多,他半年能碰到1个团,现在来老挝旅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2、3月份差不多一个月他能带3个中国旅行团◆◆。◆★“现在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通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两国之间的旅游更加方便,来旅游的人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陈继烈向记者透露,他计划开一家旅游公司,他说,其实也有很多老挝人想去中国旅游,去北京看长城,去昆明游滇池,去东北看雪,去西安感受中国文化,未来旅游业发展前景会很好■◆。
据悉,近日★■,老挝被评为2023世界25处最佳旅行目的地之一。对此,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贡马西表示“老中铁路功不可没”。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条铁路联通的不仅是两个国家,更是中老两国人民的心★◆■◆。继往开来★◆,大道致远◆★◆★。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开花”,取得积极进展★★◆◆◆。中老铁路高质量运营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再添生动例证。
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老挝经济受到重创,降至30年来最低水平。2021年底,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促进了贸易往来,拉动了旅游经济,为老挝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据2020年世行分析报告,2016年老挝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总量为120万吨,2022年仅通过中老铁路运输的跨境货运总量就达到210多万吨,贸易总量实现大幅增长,中老铁路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中老国际客运列车开通■■★◆◆,老挝更加关注春城昆明!4月14日,老挝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官方网站刊发题为《向往之城—昆明》的文章,宣介昆明已成为世界各地人民的向往之城。
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贡马西4月17日表示,老中铁路对助推老挝发展功不可没,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成功典范。老中铁路使老挝迈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老中铁路不仅便利了老中两国的交往◆★◆◆,更重要的是打通了老挝与东南亚各国的通道。
中老铁路是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通车后,外观漂亮、快捷便利的“澜沧号■◆★”动车迅速融入老挝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许多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首发车D888次司机刘银能和邬俊鸿。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摄
琅勃拉邦省新闻文化旅游厅厅长苏达潘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摄
谈起自己的工作,两次承担中老铁路首发车驾驶任务的刘银能内心充满了自豪,而同样自豪的还有他的师傅邬俊鸿,对于徒弟的进步和出色表现他都看在了眼里。虽然来自不同的两个国家★◆★■◆,但是他们彼此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邬师傅教刘银能驾驶列车,刘银能教邬师傅学老挝语,相互学习、亦师亦友。
中国网4月23日讯 (记者 唐佳蕾)2023年4月13日,从中国昆明发出的★■◆◆★“复兴号★■◆◆★■”国际旅客列车与从老挝万象开出的“澜沧号■◆◆”国际旅客列车展开了一场跨越1035公里的■◆“双向奔赴”,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之间实现当日通达。
中老铁路开通后,万象南、纳堆◆◆★、万荣、琅勃拉邦等8个货运站全部投入使用,单月货运量屡创新高。同时,老中铁路公司针对过境货物品类多◆■、数量大等情况,通过减免铁路集装箱保证金、租金和延期使用费,增加境外还箱点数量,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最大限度服务沿线企业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铁路货物运量■■★◆★。
一年多来,中国制造的“澜沧号★◆■◆”动车组奔驰不息、循环往复★◆◆,已融入老挝当地民众的日常◆★★★■■,成为老挝◆■、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网红”,无论老挝人民,还是各国到老挝的游客,乘坐体验“澜沧号”列车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必需项目★■。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旅游宣传司的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激活了旅游经济◆◆,从老挝万象前往北部重要旅游城市琅勃拉邦◆■■◆,85%的游客选择乘坐火车,游客普遍对铁路出行非常热衷◆★◆◆。
资料图:澜沧号★■”驶过中老铁路琅勃拉邦跨湄公河特大桥。(中国网发 国铁集团供图)